晴時多雲

社論》小英老英這個對照組

蔡英文以前總統的身分,受邀至價值共鳴國家,為台灣的主流民意揚聲,不是只有她個人受肯定的意義,而是把二三○○萬人的願景呈現在國際論壇。(蔡英文辦公室提供)蔡英文以前總統的身分,受邀至價值共鳴國家,為台灣的主流民意揚聲,不是只有她個人受肯定的意義,而是把二三○○萬人的願景呈現在國際論壇。(蔡英文辦公室提供)

教育部長鄭英耀表示:國際交流對學生發展有正面影響,但國際交流不僅限於中國,建議學生可考慮歐美、東北亞與東南亞等國家。他說:以現在來講不鼓勵前往中國交流,甚至是禁止、反對「交流只想到大陸」,現階段應以其他國家作為交流選項更適合。馬英九的傳聲筒立即跳出來批鄭部長:違反憲法增修條文與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明顯不適任,應該自請下台。蕭旭岑還稱:賴總統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才呼籲,兩岸進行交流與合作,讓對抗轉化為對話,讓封鎖變成交流,教育部長卻違反總統政策,鄭部長更應下台負責。原來,「交流」不只一種,大九學堂的「交流」,漢字同樣那兩個字,但橫看豎看,就是比較像「通匪」。

兩國交流,自然而然的情況下,「相互往來,彼此影響」,乃是人之常情,對雙方都好。然而,兩岸、中台、一邊一國、兩個世界,之間的「交流」,非常不自然,幾乎可以說是「倒流」,亦即,中國假「交流」之名,把它的專政、統戰、野心「倒流」至台灣,而台灣的民主、和平、對等、互惠被拒之門外。久而久之,只有單方面影響,一如現在的台灣,飽受兩岸交流之害。為什麼說是「幾乎」,而不是「完全」呢?因為還有中國的良心,他們甚盼中國與文明世界「交流」,讓普世價值到中國救贖「醜陋的中國人」。兩岸交流負面居多,乃是強力洗腦、科技監控、民族動員兼竊取智財的中國與文明世界交流的冰山一角。

「兩岸交流派」口中的交流,說穿了就是「倒流」。在他們的安排下,不論台灣學生、宮廟到中國,或者中國學生、宮廟到台灣,目的都是為了讓中國論述「倒流」台灣。當越來越多社會部門被統戰,到達量變產生質變的臨界點,台灣就會出現「被統有理、武統合理」的幻覺。這種境界,就叫做「和平統一」,心靈契合的「完全統一」,任何國家都不能指責北京。大九學堂在搞的,或許較易欺騙心存善念的台灣人民。我們且用中配的例子。兩岸婚姻,異國婚姻,沒什麼可怕,那是愛情啊。遺憾的是,儘管是愛情的領域,多數外配來到台灣,無不是享受在地生活,用心栽培下一代。偏偏有一種中配,不知道是洗腦教育使然,還是身負組織任務,捨融入民主台灣這個共同體之途,以台灣配偶(自己人)的雙重身分,透過北京對台認知戰的同類內容,充當「中國台灣省」、「武統台灣」的內應。馬鳴風蕭蕭,也極力捍衛那種中配的言論自由,豈偶然哉?

馬總統,執政失敗,天怒人怨,而蔡總統八年佳績,又留下成功的背影。早在二○一四,太陽花運動,主流民意就給馬打不及格了。二○一六,洪、朱都揹負他的包袱。沒想到,馬卸任後享用國家禮遇,更赤裸地親中賣台。馬卸任後獨唱八年,現在出了一個對照組,就是前總統小英。二○一六至二○二四,前總統陳水扁,因案入獄、保外就醫,行動自由受限,馬也就成為唯一前總統,得以到中國、海外為台灣反宣傳。鄭部長點出的問題,便是這位前總統的勾當,他不是要把台灣的年輕人引領到開放的世界,而是要把台灣的未來閉鎖到封建的中國。在這種背景下,小英以前總統的身分,受邀至價值共鳴國家,為台灣的主流民意揚聲,不是只有她個人受肯定的意義,而是把二三○○萬人的願景呈現在國際論壇,有力平衡馬英九的反宣傳。

在此之前,陳水扁執政失敗,成了馬英九的機會。失望性投票,最後失望的是自己。馬,扁,都是天涯淪落人。而小英證明了自己,尤其是有效控制新冠疫情、確保可信賴的供應鏈,台灣在國際令人刮目相看。擺脫了兩位前任魔咒,迎來民進黨連續三屆執政。如今,老小英派,到其他國家的所言所行,國際的聆聽者不會認為那是他們的個人意見,而是從中體會被他們的發言所代表的台灣主張。台灣的頭家們,大家認為自己被馬英九代表了?還是被蔡英文代表了?這不是一個過去式的問題,而是現在進行式的問題。就好比,台灣與梵蒂岡有邦交關係,但教宗良十四世就職典禮,賴總統礙於現實指派前副總統「聖墓騎士」陳建仁以特使身分率團前往祝賀。陳建仁,也是小英首任的副總統,對台灣而言有其代表性。本土政權,面對境內外敵對勢力,真的必須以高標自我期許,才能為台灣打贏這場持久戰。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