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五十四年前唯一解決了「中國代表權」。但北京得寸進尺,把二七五八的直麵條扭成小麻花,據以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本報合成)
上月二十二日,索馬利亞通告:根據聯大二七五八號決議,自三十日起台灣護照、證件,不得再用於進出及過境該國。此事,既有中國因素,也有索馬利蘭因素。美國聯邦參議院外委會主席芮胥批評,索馬利亞屈服於中國的不合理要求。美國的聯合國華裔副政治參事吳婷,亦於安理會批評中國,為孤立台灣而誤用二七五八。本月十八日國慶日的索馬利蘭,一九九一獨立於索馬利亞,二○二○疫情期間與台灣互設官方代表處。而台灣被拒絕八年的世衛大會,又將於兩週後在日內瓦舉行。
華盛頓已經多次正式反對,援引二七五八矮化、代表台灣,包括二○○七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根據二七五八號決議拒絕台灣的入聯案。日昨,美國聯邦眾議院通過「台灣國際團結法案」,強調二七五八並未處理台灣與台灣人民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馬斯特說:「幾乎沒有其他例子比中國扭曲二七五八更能清楚顯示它的意圖。」他說:美國不會讓涉及台灣地位或主權的謊言合法化。當然,我們也不能裝做沒看見灰色地帶,一九七二美中上海公報,「美國認知到,兩岸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
二七五八,五十四年前唯一解決了「中國代表權」。但北京得寸進尺,把二七五八的直麵條扭成小麻花,據以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近年,二七五八儼然成為對台法律戰的武器。不過,反觀台灣也有內部因素,令北京「理直氣壯」將二七五八武器化。什麼因素呢?就是「中國(的)國民黨」,從兩蔣的「中國光復、台灣回歸」、「台灣是反攻大陸復興基地」,到連戰、馬英九之「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國共合作反獨促統」,都在側翼鞏固了北京越界使用二七五八。至於李登輝本土化,也在「憲法增修條文」添加了「為因應國家統一前之需要」、「中華民國自由地區與大陸地區」之違章建築。「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曖昧性,無法彰顯劃清界線之「兩國論」、「一邊一國」,馬英九們遂有借題發揮的空間。
北京把二七五八越扭越麻,當年參與投票的民主國家不得不發言闢謠。美、澳、荷、加、英、捷等,國會陸續通過挺台決議,強調二七五八並未涉及PRC對台灣的主權,也未排斥台灣參與國際社會。其實,二七五八的主旨是這一段:「決定:恢復PRC的一切權利,承認她的政府的代表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並立即把蔣介石的代表從它在聯合國組織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所非法佔據的席位上驅逐出去。」可以預期,隨著北京武器化二七五八,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好奇,二七五八的決議內容到底為何,進而翻閱簡短的全文,便了解北京的小麻花根本是異想天開。
二七五八通過當天,一九七一的十月二十五日。蔣氏中華民國,在「台灣光復節」,失去「中國代表權」。而不論「中國代表權」之得失,PRC與ROC皆未獲得「台灣代表權」。一九五二生效的「舊金山和約」,仍是決定台灣主權(台灣與澎湖)的國際條約,該約也僅規定:「日本放棄台灣、澎湖。」一九四九之後,實為蔣氏王朝的ROC,既未擁有台灣主權,亦未經由普選獲台灣人民授予「台灣代表權」,對岸的PRC更不在話下。這種模糊狀況,由於冷戰對峙,不了了之了近半個世紀。一直到蔣氏政權結束,一九九二國會全面改選,一九九六總統直接民選,台灣人民選舉產生的政府,才開始擁有「台灣代表權」。國際社會,大多也承認台灣民選政府代表台灣,PRC無權越俎代庖。不過,他們也未與台灣正式建交,亦即,事實承認、法理保留。
二戰、冷戰都過去了,ROC的台灣化,台灣的民主化,為國際思考台海議題注入新思維。值得國人警惕者,隨兩蔣來台灣的「中國代表權之爭」雖已過去,「台灣同屬一中」的內戰敘事仍未消散。烏俄戰爭,給我們的啟示之一,在於烏克蘭的東部俄語區,不少人心向俄羅斯,合理化了普廷的侵略行為。如何解決類似的「內憂」結合「外患」,乃台灣主人的必修課。魯比歐指出:習近平希望奪回台灣成為他掌權時期的「代表性成就」。台灣絕非太平盛世,二三○○萬人必須共同拿出「台灣的主張」,讓國際明確收到訊息:台灣已是主權獨立民主國家,絕對不是中國的一部份!
編輯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