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社論》「戰獨裁」還是「戰台灣」?

四月,堪稱台灣主權月。十七日,「馬關條約」一三○週年,當年大清帝國將台澎永遠讓與日本帝國。二十八日,「舊金山和約」生效七十三週年。本土社團要求,「舊金山和約」明確列入教材,令台灣民眾認識自決建國的權利。二十九日,連胡會二十週年,馬英九們響應解放軍武嚇台灣同屬一中,警告賴總統「揚棄台獨建國幻想」。稍前幾天,美國的聯合國華裔副政治參事吳婷,於安理會嚴詞批評中國,為孤立台灣而誤用聯大第二七五八號決議。內聚力,離心力,在台灣國家正常化之路,正以更大的張力對峙中。

川普二.○,正在顛覆舊的全球秩序,這對我們的國家願景,同時帶來機會與挑戰。審慎地說,邁向正常國家之路,我們得先確保民主行穩致遠。當今世界,非民主、不完全民主,佔國際成員之多數。台灣的民主,也正面對內外敵對勢力的挑戰。這對二三○○萬人提出新的考題:台灣的國家之路會不會一路順暢?成功的民主國家,不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目前全球充滿失敗國家,它們的主人充滿高於我們的挫折感。而台灣的民主現在進行式,預卜將來會進入成功或失敗國家俱樂部,老實說並不確定。

最近,「戰獨裁」成為藍白順口溜。作賊喊捉賊,其實這個內宣的潛台詞就是「戰台灣」。所以,真正令人提心吊膽的,不是所謂「戰獨裁」的對象。因為,「戰獨裁」者違憲修法、弱台利中,他們指控的獨裁者,卻只能依法招架。反倒是,「戰獨裁」者形同對岸獨裁者的附庸,甘當境外敵對勢力「戰台灣」的馬前卒。公民凍袂條,發起大罷免,反制「藍白國會獨裁」,令若干惡僕欺主的民代惶惶不可終日。白營為柯文哲弊案官司衝司法禁區於先,藍營為黨工偽造死亡連署衝司法禁區於後,而且兩者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所以說,大罷免才是名副其實的「戰獨裁」。只可惜,八白委不分區,無法可罷。

「藍白國會獨裁」,憑什麼底氣如此囂張?表面上,因為席次過半,藍白自認已獲多數選民授權,只要我們喜歡,沒什麼不可以。大家不妨想想,國民黨從反共到通匪,把同屬一中當作和平符水,為對岸獨裁者效勞以台制台,這樣的「赤共側翼」,何以在選舉立於不敗之地?雖說,民主時代,頭家越來越聰明了,只不過,國民黨依舊是盤根錯節。抽象地說,台灣有個「民選政府」,但另外還有一個「深層政府」。它是國民黨威權統治的餘孽,無法忘懷「接收台灣」的高人一等與特權利益,分布在軍警、情治、外交、司法、教育、宗教、企業、社團、媒體、娛樂等領域,那些人的認同宛如民主絕緣體,不分年紀地效忠於、眷戀於威權體制。最好的例子莫過於,民進黨首度執政之後,二○○八馬英九班師回朝,那個「深層政府」馬上就回來了。二○一六之後將近十年,若以為「深層政府」就此解散,那叫做迷信民主形式的輕敵。甚至可以說是,不知道敵人在哪裡的天真。

為什麼,「深層政府」,至今猶在?有興趣的人,應當深入研究。而據我們的觀察,很大的因素出在,「轉型正義」沒有做全套。大體上,李登輝的主題是民主化、本土化,二二八道歉補償,至於蔣氏留下的國民黨,是他不可或缺的工具,不義黨產也被他合理化。阿扁執政,「正名」是主旋律,「大中至正」換上「自由廣場」,「中正紀念堂」改為「國立台灣民主紀念館」,國營事業中國、中華抬頭改名「台灣」。到了小英,追討不義黨產時有所聞,但司法訴訟曠日廢時。這些型態的轉型正義,當然有其意義,缺點在於沒有觸及、拆解「深層政府」。於是乎,外來統治時代的主角、幫凶、附隨,到了民主時代仍可享有公民待遇,尤其是選舉、服公職獲得保障。如此一來,民主不啻維護了轉型正義對象的「反民主權利」!以真相和解取代追究到底的轉型理想,是不是有點自掘墳墓的味道?最恐怖的是,那些威權餘孽靠勢北京,深信台灣「被統」的話,正可回到美好的過去。民主,可以這樣請客吃飯,讓客人吃飽掀桌嗎?

所以說,諸如「武統中配」、「通匪政客」等,打著民主反民主,賴政府依法處置,那才對得起頭家,那才能捍衛民主。黨政民代,到中國參訪,與共幹交流,最起碼行程要揭露,不能讓台灣人民被蒙在鼓裡,選舉時還盲目投票給那種人出賣自己,這才是善盡保護頭家的職責。為政不在多言,把對的事情做對,那就對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編輯精選

載入中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