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思涵
一、 知識分子倒戈:五四烈焰焚毀專制高牆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兩位女教授林影與韓雙艷4月28日聯名發表一篇題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反共檄文,震撼全球;她們不僅公開附上身分證號與肖像,更以中共黨員與教授頭銜的雙重身分,在黨國心臟置入一枚邏輯炸彈。這不是自殺式獻祭,而是再次點燃1919年五四運動的啟蒙烈焰,一舉焚毀中共數十年來所構築的意識高牆。
華南理工大學2名女教授林影和韓雙艷,日前實名發表反共檄文,引發熱議論。(圖翻攝自X平台)
百年前,北京大學學子高舉「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旗幟,衝破軍警封鎖,喚醒民族覺醒;今日,「華南理工」教授直指習近平廢除國家主席任期為「現代帝制復辟」,揭露「清零政策」引爆人道災難,解開「六四天安門」長達36年的歷史封印。
這篇檄文猶如新時代的《新青年》,承襲范仲淹「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諫諍氣節,成為體制內知識分子集體倒戈的宣言,中國網民熱血沸騰,盛讚她們為「真正的中國脊梁」,證明極權腐敗已踰越良知底線,民主自由的火種正在覺醒者的血脈中復活,以及戳破「愛國必須愛黨」、「我命由黨不由天」的謊言。
二、審查帝國的潰堤:「學術暗網」的突圍
中共以「全網審查」與「社會信用體系」構築數位高牆,試圖扼殺一切異議,卻無法阻斷五四運動所孕育的抗爭智慧。2022年,北京四通橋「反習標語」衝破防火長城,成為認知突圍的先聲;今日,「華南理工」檄文則將反抗火種植入頂尖學府,化為「知識游擊戰」的抗爭武器。
兩位教授以生物科學語言解構中共暴政,將終日加班的剝削比喻為「細胞凋零」,將言論審查形容為「神經網絡閹割」,一連串精煉的譬喻如利刃般戳穿謊言,復興蔡元培以教育啟迪人心的五四理想。主筆林影更巧用借用《毛澤東選集》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以中共的革命詞彙反諷其獨裁本質,完美呼應李大釗將思想轉譯為行動的五四策略。
圖為四通橋事件主事者在北京四通橋懸掛的抗議布條。(路透檔案照)
「四通橋反習標語」與「華南理工檄文」本質上均是認知領域的「超限戰」,當各類反抗文本透過學術期刊數據庫進行跨境傳播,其影響力遠比翻牆技術更能穿透中國防火長城,國際社會與兩岸青年應攜手打造「數位五四同盟」,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反抗獨裁,推動改革」的抗爭文本嵌入論文數據庫或相關國際學術平臺,以構築「學術暗網」,讓自由民主的星火在數位疆場上發揮燎原之勢。
三、經濟崩壞與道德潰堤:五四理想的背叛與重啟
檄文揭露中共背叛五四「民主」與「科學」的救國理想,導致當前中國經濟衰敗與道德淪喪。當年,青年以激昂熱血推翻舊有秩序,今日中共卻假借「共同富裕」名義,強行收編民營企業,縱容國企壟斷市場;「內循環」的鐵幕政策更導致青年失業率屢創新高,迫使年輕人以「躺平」與「潤學」進行無聲抗爭。
今日中共卻假借「共同富裕」名義,強行收編民營企業,縱容國企壟斷市場。示意圖。(法新社檔案照)
中共「戰狼外交」失信於國際,「維穩經費」超越國防預算,司法更淪為掠奪民財與鎮壓異己的工具,這一切均與五四理想背道而馳。兩位女教授呼籲「建立法治社會」,否定「黨即法律」的謬論,目的在重啟五四精神,讓世人認清,中共高壓專制不僅是中國夢魘,更對全球民主構成嚴重威脅。
四、青年動員與全球團結:五四星火點燃自由希望
林影在文末呼籲中國大學生「成為變革火種」,號召各地青年共襄盛舉,以重現五四時代「火燒趙家樓」的行動力量。事實上,中國民主化不僅是14億人民的希望,更是臺海和平的終極保障,當我們聲援「白紙革命」世代,就是在為對岸注入改革動力,今日「華南理工」的星火,可能就是明日中國版「太陽花運動」的引信。
當兩位女教授選擇實名反抗,為中國人民按下道德重置鍵,她們需要的不僅是聲援,更需要全球團結的戰略支持,國際社會應以非對稱作戰的思維,放大檄文的影響力,透過學術、人權與媒體平臺,推動五四精神的燎原之勢。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衝破中共專制鐵幕,點亮民主自由的希望之光,迎接一個無懼高牆的新時代。
(作者為兩岸人權研究人士)
自由開講》是一個提供民眾對話的電子論壇,不論是對政治、經濟或社會、文化等新聞議題,有意見想表達、有話不吐不快,都歡迎你熱烈投稿。請勿一稿多投,文長700字內為優,來稿請附真實姓名(必寫。有筆名請另註)、職業、聯絡電話、E─mail帳號。
本報有錄取及刪修權,不付稿酬;錄用與否將不另行通知。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編輯精選